以下參考資料由網上取得提供參考,皆有註明各段資料來源處,如有不當或不得轉貼於此請來信告知,版主將移除,版主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有病請看醫生,請勿自行診斷病情延誤治療時機)

 

以下資料來源新北市衛生所網站: http://www.phc.ntpc.gov.tw/_file/1461/SG/32472/D.html

 

Q:什麼是恙蟲? 
A:恙蟲是一種蟎類故又稱恙蟎,它的成蟲是八隻腳的,在分類上較接近蜘蛛。

 

Q:恙蟲是生活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會被它叮咬到? 
A:在自然界中恙蟲喜好高溫潮濕的環境,由於它在幼蟲時期必需叮咬動物行寄生生活,所以在野外雜草叢生處(如荒野、草地、山谷、田園等),野生小型哺乳動物(如鼠類)和恙蟲會共同形成一個流行區域,人若至該處活動則易受恙蟲幼蟲叮咬而致病。

 

Q:如何確定得到恙蟲病? 
A:除了臨床症狀外,最主要的判定要經由抽血檢查患者體內是否產生恙蟲病「立克次體」的抗體,本項檢驗通常需發病期及恢復期二次的檢驗結果作判定。

 

Q:為何檢查恙蟲病要在不同時間抽二次血? 
A:為要比較患者身體的恙蟲病立克次體抗體是否有上升的情形,在不同時間要採二次血,同時二次採血的間隔至少在7天以上。

 

Q:恙蟲病存在有多久了? 
A:恙蟲病在中國歷史書上記載很早,西元313年 (相當於中國的晉朝) 就有恙蟲病的記載,葛洪先生在他的兩本著作:《抱朴子》及《肘后備急方》中對恙蟲病的病徵及流行病學均有詳細的描述記載。 根據文獻報告,在台灣地區於西元1915年首先有恙蟲病分佈報告,之後全島各地陸續有恙蟲病病例的記載。

 

Q:我們常用的問候語「別來無恙」就是指恙蟲病嗎? 
A:漢朝應劭先生的著作:《風俗通義》記載:「恙、噬蟲,能食人心」。古時候的人居住環境多草叢,容易被恙蟲叮咬,因此常相互問候:「無恙」。

 

Q:恙蟲在世界上的分布如何? 
A:恙蟲在全世界各地均存在,但恙蟲病流行的範圍僅局限於亞澳地區,其分布範圍西至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至日本本州北端,南到整個東南亞至澳洲東北部及西南太平洋。

 

Q:恙蟲病目前有藥物可以治療嗎? 
A:目前四環素類藥物有極佳的療效,但仍請就醫,由醫師處方治療。

 

Q:到山區、草叢活動後,若不適懷疑感染恙蟲病該怎麼辦? 
A:須立即就醫,並告訴醫師您的活動史,同時檢查身體上有無被恙蟲叮咬的痕跡。

 

Q:誰是感染恙蟲病的高危險群? 
A:常在山區狩獵、耕種、登山探險者、深入草叢活動者均為易受恙蟲叮咬的對象。

 

Q:恙蟲病的死亡率如何? 
A:一般介於1~60﹪,但若早期發現適當的治療,死亡率通常低於1﹪。

 

Q:那一個季節被恙蟲叮咬到的機會最大? 
A:台灣地區全年都有被恙蟲叮咬的可能,但以5月到12月為高峰。 

 

Q:被恙蟲叮咬時看的到嗎?會痛嗎? 
A:恙蟲幼蟲的體型非常小,只有0.2~ 0.3mm,肉眼幾乎看不見,被叮咬時也沒有感覺,但如果被叮咬得病,多數患者在叮咬處會形成一個潰瘍性焦痂。

 

Q:恙蟲喜歡叮咬人體什麼部位? 
A:全身體表各處都有可能,但以皮膚柔軟處居多,如腰部、鼠蹊部及腋下。

 

Q:被帶菌恙蟲叮咬後多久開始發病(潛伏期)? 
A:會依感染到立克次體的量而有差異,從6天到21天都有,一般以9到12天最多。

 

Q:恙蟲病的症狀是什麼? 
A:恙蟲病的主要臨床症狀為:

 

      (1)焦痂(eschar):大約有50-80﹪患者可在被恙蟲叮咬處發現

 

      (2)局部淋巴腺發炎腫大

 

      (3)發燒:39℃以上,若未用抗生素治療,高燒約可持續14天

 

      (4)出疹:發燒第4-5天起,軀幹先出現紅色斑丘疹,繼而擴至四肢及臉。其他症狀有頭痛、大量出汗、結膜充血,如未適當治療,嚴重時會有血壓下降、意識不清、肺炎、心肌炎、休克等現象,死亡率可有1-60%之差異。

 

Q:恙蟲病會不會由人傳給人? 
A:在自然的情況下,恙蟲病只會經恙蟲叮咬而傳播,不會直接由人傳給人。

 

Q:要如何預防恙蟲病? 
A:恙蟲幼蟲都是在雜草的尖端等待宿主經過,因此在野外旅遊或工作時,應儘量不要進入草叢地帶,最好穿著長袖衣褲及長靴避免皮膚暴露。如果必需進入恙蟲猖獗地區活動者,應於身體暴露處塗佈驅蟲劑,如Diethyltoluamide(DEET),且每4至8小時重施一次;或請醫師處方,服用偉霸黴素(Doxycyline)每週200mg,離開後仍需續用3-4週。離開易感染地後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並仔細檢查有無被恙蟲幼蟲叮咬。

 

Q:有預防恙蟲病的疫苗嗎? 
A:目前正在開發中,還沒有上市。 

 

Q:懷疑感染恙蟲病就醫時應注意什麼事情? 
A:恙蟲病初期只有發燒的現象,很容易誤診為一般病毒性疾病如感冒,因此在發病前一兩週若有野外活動的經驗,應主動告訴醫師懷疑是恙蟲病,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我是分隔線------------------------------------------

 

以下資料來源【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網站:  http://pchome.uho.com.tw/sick.asp?aid=13978

 

 

 

71歲平時相當健康的老先生,斷續發燒兩個星期,合併皮疹、全身無力、食慾不佳、及髖關節疼痛,到院時意識清楚、生命徵象穩定,除以上症狀外,在臀部亦發現一痂皮病灶,抽血檢查白血球上升、肝指數異常、發炎指數升高;此外,一名37歲無不良習慣之青年人,斷續發燒一週,合併皮疹及關節痠痛,到院時休克、意識不清、呼吸衰竭,抽血檢查白血球上升、嚴重肝炎併黃疸、發炎指數升高、急性腎衰竭。上面兩種極端不同的臨床表現,經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感染科李佳雯醫師診斷後,皆為感染恙蟲病。

 

恙蟲病  (圖:恙蟲病傳染後會出現的焦痂)

 

 

 

 

 

 

 

成大斗六分院感染科李佳雯醫師表示,恙蟲病之病原為恙蟲立克次體(Orientia tsutusgamushi),為一細胞內寄生病原體,存在於自然界之齧齒動物類動物體內,例如老鼠,經由恙蟎叮咬帶菌的齧齒類,再叮咬宿主而使宿主感染疾病。因此恙蟲病是不會經過人與人之間傳染,民眾無須驚慌。

 

恙蟎生長須高濕環境,蟲體肉眼幾乎看不見,幼蟲爬行於土面,或喜停留於雜草之尖端,伺機叮咬經過之動物或人類身上。被感染後潛伏期平均為一到兩星期,病人主要表現發燒、皮疹、焦痂、淋巴結腫大、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痠痛等無特異性的臨床症狀,但若經抽血檢驗常可見白血球數目異常、及肝功能異常。感染發病後,可併發腦炎、肺炎、心肌炎、及肝腎功能異常等併發症,若無適當之治療,死亡率可達百分之六十,但若即時接受治療,死亡率即小於百分之五。由於恙蟲病未經治療的死亡率偏高,因此李醫師呼籲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李佳雯醫師談到由於被恙蟲病感染後臨床症狀較無特異性,醫師若無較高的警覺性,往往會以為病患的症狀是感冒,導致病患延誤治療而病情加重。治療恙蟲病主要仰賴四環黴素或氯黴素為主要治療之抗生素種類,病患只要依照醫師指示用藥多可恢復。恙蟲病歸屬於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因此,對於懷疑個案須以疑似病例通報轄區衛生局,抽血送至疾病管制局合約實驗室透過聚合酶連鎖反應作病原體檢測或間接螢光抗體法測其抗體以確定診斷,必要時亦會做二次採血檢驗。李醫師也提及因為恙蟲的生活特性的關係,易感染族群多為可行動自如的青壯年,台灣地區主要病例集中在花蓮縣、台東縣、南投縣、及離島地區。因此民眾就醫時,可主動告知醫師自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醫師診斷。

 

 

 

最後李佳雯醫師提醒民眾預防恙蟲病,在野外工作或旅遊時,盡可能不要進入草叢區或著長袖衣褲及靴子,必要時亦應在身體暴露處塗抹驅蟲藥劑以防止恙蟎叮咬,並於回家後立即沐浴更換衣物。另外,居家環境則須注意改善潮濕、剷除雜草及消滅老鼠,以杜絕恙蟎孳生。

 

------------------------------------------我是分隔線------------------------------------------

 

以下資料來源

原文網址: 恙蟲叮出病!濕熱天氣「早發」 101人遭咬染恙蟲病 | 生活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3/06/26/327-2955632.htm#ixzz2ZKrMWlLC

 

http://www.nownews.com/2013/06/26/327-2955632.htm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013年6月26日 15:46

 

恙蟲  
莫名發燒、頭痛,又曾經到過離島、山區,小心恙蟲上身!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今(26)天發布最新統計,最近天氣悶熱又潮濕,才剛進入6、7月恙蟲病高峰,今年全台已經累積了101例恙蟲病確定病例,其中以台東27人最多;疾管局提醒,恙蟲叮咬感染恙蟲病,初期發燒、頭痛症狀易被忽略,致死率可高達6成。

根據疾管局統計,今年截至6月24日止,全台共計101例恙蟲病確定病例,個案居住地以台東縣27例最多,其次為澎湖縣20例及花蓮縣11例;值得注意的是,澎湖縣確定病例數較往年增加許多。

疾管局疫情中心主任莊人祥表示,國內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往年經驗,多於4至5月間病例數開始上升,6、7月時到達高峰,最近天氣又溼又熱,正適合恙蟲生長,病例數也「早發」,累積101例,直追去年同期的115例。

恙蟲病是經由恙蟲叮咬而感染,恙蟲的動物宿主以鼠類為主,恙蟲幼蟲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叮咬經過的動物或人類,通常在被叮咬的部位會形成焦痂(eschar),潛伏期通常為9至12天。

莊人祥指出,恙蟲病臨床症狀包括發燒、頭痛、盜汗和淋巴結腫大等症狀,一周後皮膚會出現紅色斑狀丘疹,若未經過適當治療,致死率可高達60%;他提醒,過去常有民眾輕忽,以為普通感冒或流感,延誤治療,民眾如有至草叢活動且出現疑似症狀,務必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及活動史。

疾管局呼籲,民眾到離島、山區或草叢環境活動,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部位最好塗抹防蚊液,以防止恙蟲叮咬;而離開草叢後,也要儘快沐浴並換洗全部衣物,以減少感染機會。

原文網址: 恙蟲叮出病!濕熱天氣「早發」 101人遭咬染恙蟲病 | 生活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3/06/26/327-2955632.htm#ixzz2ZKrcjtJC

 

------------------------------------------我是分隔線------------------------------------------

 

 

 

以下資料來源

 

全文網址: 高市恙蟲死亡病例 常登柴山 | 生活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8024572.shtml#ixzz2ZKt8RDex 
Power By udn.com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8024572.shtml

 

 

 

 

 高雄市衛生局今天指出,高雄市有名67歲的男性確定為恙蟲死亡病例,疑與常在柴山活動有關,市府呼籲民眾留意。

 


衛生局說,這個感染恙蟲的死亡病例是在7月10日接獲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檢驗報告確定,這是高雄市近3年來首例恙蟲病死亡個案。


衛生局指出,這名感染者是67歲男性,居住在三民區,有高血壓病史,平均每週到柴山活動3至4次。


這名民眾是在6月28日到柴山登山後出現發燒症狀,先後到住家附近診所就診,7月2日因持續發燒且出現抽搐及意識改變等症狀,轉往醫學中心就診住院。


衛生局說,患者雖經醫學中心搶救,仍不幸在5日因呼吸衰竭、敗血症宣告不治,所幸與個案同住的3人都無感染恙蟲病症狀;衛生局防疫人員已前往柴山進行現場環境勘查及捕鼠等防治工作。


衛生局統計,截至今年7月11日止,高雄市近3年恙蟲病確定病例分別為100年23例、101年51例及102年9例(含死亡1例),其中以三民區最多,3年來累計10例,鼓山區有8例。


恙蟲病好發在夏季,衛生局呼籲民眾外出活動如接觸草叢環境,應著長袖衣物防護,避免感染。


恙蟲病經由恙(蹣)叮咬而感染,恙(蹣)的動物宿主以鼠類為主,且恙(蹣)幼蟲會停留在草叢中叮咬經過的動物或人類;通常被叮咬的部位會形成焦痂,潛伏期通常為9至12天,患者會有發燒、頭痛、盜汗和淋巴結腫大等症狀,若未經過適當治療,致死率約60%。

 

------------------------------------------------------------------------------------

 

以下資料來源A+醫學百科(為大陸網站的樣子,有些可能有錯字)

 

 

 

http://cht.a-hospital.com/w/%E7%AB%8B%E5%85%8B%E6%AC%A1%E4%BD%93#.Ueb9FI1HKdh

 

 

 

 

 

立克次體介紹

 

 

 

立克次體(Rickettsia)是介於最小細菌病毒之間的一類獨特的微生物,它們的特點之一是多形性,可以是球杆狀或桿狀,還有時出現長絲狀體。立克次體長0.3微米~0.8微米,寬0.3微米~0.5微米,絲狀體長可達2微米。一般可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

 

 

 



目錄


 [隱藏]











 

 

 

簡介

 

 

 





立克次體

 

 

 

立克次體可引起多種疾病臨床表現起病突然,持續一至幾周發熱頭痛,疲乏,虛脫,外周血管炎以及大多病例具有的典型皮疹

 

 

 

立克次體病包括4組:斑疹傷寒---流行性斑疹傷寒,Brill-Zinsser病,鼠(地方性)斑疹傷寒和恙蟲病;斑點熱---落基山斑點熱,東方蜱傳立克次體病和立克次體痘;Q熱戰壕熱。埃里希體病是由埃里希體屬微生物(一種類立克次體)引起的,經蜱傳染給人。

 

 

 

立克次體目大多成員為嚴格細胞內寄生多形性的球杆菌。雖然它們需生長在活細胞內,但它們是真正的細菌,因為它們具有代謝酶細胞壁,需氧和對抗生素敏感。大多立克次體通過在動物宿主和可感染人類的昆蟲媒介通常為節肢動物)之間的循環存在於自然界。由於許多立克次體的生長只局限於某些地理區域,因此病人的居住地或新近的旅遊處等信息常有助於診斷。

 

 

 

某些立克次體在節肢動物吸附處增殖,產生局部損傷(焦痂)再穿過皮膚或粘膜,在小血管內皮細胞中增殖,引起內皮細胞增殖,血管周圍滲出血栓等血管炎。血管內膜炎引起出疹,腦癥狀和皮膚組織的壞疽  

 

 

 

習性與繁殖

 

 

 





立克次體(圖2)

 

 

 

立克次氏體是一類嚴格的活細胞內寄生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它的許多生物學性狀接近細菌,比如:有與細菌相似的細胞壁結構,也是一個分成兩個,兩個分成4個的二分裂方式繁殖,它有比較複雜的酶系統,對多種抗生素敏感,等等。它能引起人類患病,如引起斑疹傷寒、斑點熱、恙蟲病等;它與一些昆蟲關係密切,如森林蜱、體虱,都可以是立克次體的宿主或儲存宿主,通過它們作為傳播媒介而感染人。  

 

 

 

名稱由來

 

 

 

這種微生物為什麼叫立克次氏體呢?這與發現它的故事以及為此獻身的人有關係。

 

 

 

立克次氏體是1909年國病理學副教授立克次(Howard Taylor Ricketts, 1871–1910), 在研究落基山斑疹熱時首先發現的。第二年,他不幸因感染斑疹傷寒而為科學獻身。1916年羅恰.利馬首先從斑疹傷寒病人的體虱中找到,並建議取名為普氏立克次氏體,以紀念從事斑疹傷寒研究而犧牲的立克次和捷克科學家普若瓦帥克。1934年,我國科學工作者謝少文首先應用雞胚培養立克次體成功,為人類認識立克次氏體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立克次氏體也是個龐大的家族,科學家把它們分為3個屬,12個種。它們有些與動物有關,有些與人類有關。  

 

 

 

常見種類

 

 

 

普氏立克次氏體

 

 

 





普氏立克次體(圖1)

 

 

 

普氏立克次體(R. prowazekii)是流行性斑疹傷寒(虱傳斑疹傷寒或稱典型斑疹傷寒)的病原體,用為研究斑疹傷寒而獻身的捷克科學家Von prowazek的姓氏命名。流行性斑疹傷寒在世界各地均可發生流行。普氏立克次體呈多形態性,以短桿形為主,大小為長0.6~2.0mm,寬0.3~0.8mm,在胞質內呈單個或短鏈狀存在(圖20-1)。革蘭染色陰性,著色較淡。常用Giménez法染色呈鮮紅色,效果好;姬姆薩法染色呈紫色或藍色;Macchiavello法染色呈紅色。

 

 

 





普氏立克次體(圖2)

 

 

 

儲存宿主是病人,傳播媒介是人虱,病人是惟一的傳染源。感染方式是虱-人-虱-人。人虱叮咬病人,立克次體進入人體內,在腸管上皮細胞內生長繁殖,破壞腸管上皮細胞,並隨糞便排出體外,感染7~10天後死亡。當感染的人虱叮咬健康人時,立克次體隨糞便排泄於人的皮膚上,由於瘙癢而抓傷,立克次體便可侵入人體內致病(圖20-2)。由於立克次體的感染性在乾燥的虱糞中能保持兩個月左右,亦有可能通過呼吸道球結膜發生感染。致病物質主要有內毒素磷脂酶A兩類。內毒素的化學成分為脂多糖,具有與腸道桿菌內毒素相似的多種生物學活性。可刺激單核-巨噬細胞產生IL-1和TNF-a。IL-1具有致熱性,引起發熱;TNF-a引起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微循環障礙、中毒性休克和DIC等。磷脂酶A能溶解宿主細胞膜吞噬體膜,有利於立克次體穿入宿主細胞內生長繁殖。此外,微莢膜粘液層有利於粘附於宿主細胞,並具有抗吞噬作用。  

 

 

 

莫氏立克次氏體

 

 

 

莫氏立克次氏體是地方性斑疹傷寒(也稱鼠型斑疹傷寒)的病原體。它的傳播方式與普氏立克次體不同。它的自然宿主是家鼠,主要由鼠虱在鼠群中傳播,如果鼠死亡了,鼠虱才離開鼠,轉而叮吸人血,而使人受傳染。  

 

 立克次氏立克次氏體

 

立克次氏立克次氏體,是落基山斑疹傷寒的病原體。最初發現於美國的落基山地區的蒙培拉州的山谷。疾病流行時,病人的死亡率高達90%。立克次氏立克次體在自然界中寄生於蜱和蜱所寄居的動物體內,人受叮咬就會染病。  

 

 

 

恙蟲病立克次氏體

 

 





恙蟲病立克次體

 

 

 

恙蟲病立克次氏體,是恙蟲病(叢林斑疹傷寒的病原體。本病首先在日本發現,目前,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和台灣也有病例報告。在日本,病人的死亡率約有60%。這種病原體由恙蟎叮咬侵入人體,隨血液擴散至血管內皮細胞中生長,發病。貯藏病原體的動物為野生嚙齒動物並借蟎傳播。得了恙蟲病,先是被叮咬處出現潰瘍,周圍有紅暈,潰瘍上蓋有黑色焦痂,此外,還有皮疹,並造成神經系統循環系統以及肝、肺、脾等損害癥狀。

 

  可見,不同的立克次體能引起不同的疾病。但由於它們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所以,治療方法也有一些共性,如一般的輸液,良好的護理、隔離等。用藥上也有些相似,通常情況下,治療立克次體病可使用廣譜抗生素,有較高療效。用氯黴素治療恙蟲病時,必須連續用藥4周,否則容易複發。四環素藥品也同樣有效,同時還可以用來治療斑疹傷寒等。

  和其他疾病一樣,立克次氏體病是可以預防的。預防這類疾病同其他昆蟲傳播的疾病一樣,首先應對昆蟲等中間或儲存宿主加以控制和消滅,如滅鼠滅虱。  

 

病因病理

近年來,隨著立克次氏體分子生物學(16srRNA序列、DNA-DNA雜交、全DNA或基因片段、質粒等)研究的進展,舊的立克次體分類已不能完全反映立克次目中所有種屬的全貌,應運而生的是根據遺傳物質對立克次體進行新的分類。16srRNA序列的分析顯示,立克次體可分為兩個亞群,α亞群包括立克次體(Rickettsia)、埃立克體(Ehrlichia)、埃菲比體(Afibia)、考德里體(Cowdria)和巴通體(Bartonella);γ亞群包括柯克斯體(Coxiella)和沃巴哈體(Wolbachia)。現並已發現很多新的種屬如日本立克次體(Rickettsiajaponica)、查菲埃立克體(EhrlichiaChaffeensis)、腺熱埃立克次體(EhrlichaSennetsu)、漢賽巴通體(Bartonellahenselae)等。羅卡利馬體(Rochalimaea)的名稱已為巴通體所取代,故戰壕熱的病原體也應改稱為五日熱巴通體(Bartonellaquintana)。新的立克次氏體(與人類感染有關)  

鑒別與診斷

在出疹前的頭幾天,要區別立克次體病和其他急性傳染病是困難的。在立克次體病地方性流行區,虱子,跳蚤的侵染或蜱的叮咬等病史有助於診斷。住在林區或其附近的重病人,不管有無與蜱的接觸史,只要有原因不明發熱,頭痛和虛脫,應懷疑患有落基山斑點熱(RMSF)。

腦膜炎球菌敗血症的皮疹,在亞急性時為粉紅色,斑疹斑丘疹瘀點;在暴髮型時為瘀點融合或瘀斑,這與RMSF或流行性斑疹傷寒相似。腦膜炎球菌出疹在急性期發展迅速,瘀斑觸診感覺柔軟;而立克次體疹常在發熱第4天出現,幾天內逐漸變成瘀斑。

風疹,出疹從面部開始,然後擴散到軀幹和四肢並很快融合;這很易與RMSF相混淆。風疹的疹子常呈散在性。風疹還伴有耳後淋巴結腫大,無全身中毒體征

鼠型斑疹傷寒,病情比RMSF和流行性斑疹傷寒輕,疹子為非紫色,非融合狀態且不廣泛;腎和血管併發症不常見。然而要鑒別鼠型斑疹傷寒和RMSF是困難的,要進行特異性血清學診斷。治療不應等待到鑒別診斷完成以後。

流行性虱傳斑疹傷寒引起與RMSF相似的嚴重的生理和病理異常反應,包括外周循環衰竭休克發紺,瘀斑皮膚壞死,指趾壞疽,氮血症腎衰竭,譫妄昏迷。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疹子首先出現在腋窩和軀幹,隨後擴散到四肢,很少出現於手掌,腳底和面部。

恙蟲病,立克次體痘,偶然斑點熱會有局部焦痂,流行史常有助鑒別。立克次體痘為水皰疹;蜱傳斑疹傷寒常為斑丘疹。在Q熱,出疹不常見;在戰壕熱也少見。在潰瘍腺型兔熱病(亦有焦痂)及其他型,兔熱病沒有出疹。萊姆病常產生遊走性紅斑也應考慮。

立克次體痘病情輕微,常在蟎粘附處出現焦痂,隨後出現稀疏的繞以紅斑的水泡疹。由於水痘也會出現同樣的口腔損傷,必須排除。

恙蟲病病人所有的臨床和病理表現與RMSF和流行性斑疹傷寒相似,但恙蟲病流行的地理區域不同,特別在馬來西亞和泰國北部,且常伴有焦痂和周圍淋巴結腫大。

實驗室檢查 取血液或組織進行立氏立克次體血清學試驗,分離和鑒定,通過熒光染色從皮膚或其他組織中找到病原體有助於確定診斷,特別是RMSF.血清學診斷需取3份血清標本,即發病第1,第2和第4~6周。PCR通過檢測立克次體特異性核酸可進行早期診斷。

補體結合反應,針對不同立克次體抗原,RMSF和斑疹傷寒的血清學反應形態不同。斑點熱群和斑疹傷寒群立克次體有兩種補結抗原:可溶性部分為群各成員共同抗原純化部分為各立克次體特異性抗原。各種斑點熱(如RMSF,立克次體痘,鈕扣熱,北亞蜱傳立克次體病,昆士蘭蜱斑疹傷寒)可用型特異性洗出的菌體抗原來區別。RMSF和斑疹傷寒初次感染常產生IgM型抗體。補體結合抗體在病程第2和第3周出現,發病後3~5天內使用抗生素治療者出現較晚。在這種情況下,應在4~6周採取晚期恢復期血清。在Brill-Zinsser病,一種7S型抗體在病後幾天就迅速出現。Q熱抗原有特異性診斷價值,在急性感染,出現2相抗原抗體;1相抗體表明為慢性感染(如肝炎心內膜炎)。

其他血清學試驗 運用純化抗原進行的血清學試驗不僅可區別特異性感染,而且能幫助確定急性期(IgM)和晚期或複發,如Brill-Zinsser病(IgG)免疫球蛋白的類型。補體結合試驗可用於常規診斷;顯微鏡凝集試驗,間接熒光抗體(IFA)和血凝反應可用於鑒定並開始標準化。IFA和補體結合試驗有助證實戰壕熱。小蛛立克次體與其他斑點熱群立克次體有共同抗原,但可通過特異性補體結合反應抗體升高加以鑒別。康氏立克次體,西伯利亞立克次體和澳大利亞立克次體與立氏立克次體和小蛛立克次體有共同抗原,但可通過補體結合試驗,鼠毒素中和試驗和豚鼠體內交叉免疫試驗加以區別。

免疫熒光技術已用於從雞胚組織,豚鼠和蜱中檢測立氏立克次體和普氏立克次體。RMSF病人早至病後4天,晚至病後10天可從皮損中檢測到立克次體。IFA技術也可從福馬林固定組織中檢測到立克次體。

分離和鑒定 除了流行病學原因,分離病原體很少進行。如需分離,對斑點熱或斑疹傷寒病人,應在抗生素使用前採集血液。通過接種豚鼠,小鼠,雞胚卵黃囊分離立克次體已逐漸被各種組織培養技術所取代。  

相關疾病

立氏立克次體斑疹熱

別名:立克氏立克次氏體斑疹熱;落基山斑點熱;落基山斑點熱;落磯山斑疹熱;;蜱傳熱;蜱傳斑疹傷寒;

臨床表現:潛伏期2~14天鵻,平均為7天立氏立克次體感染量越大http潛伏期越短病情也越嚴重潛伏期後鵻,部分患者可有1~3天的前驅期鵻,表現為食慾減退疲倦、四肢無力畏寒等癥狀。

典型患者突然起病體溫急劇上升到39~40℃嚴重患者可出現41℃以上的超高熱。伴有寒戰劇烈頭痛、全身肌肉關節疼痛畏光眼球後痛肝、脾可出現腫大。未經病原治療發熱不退熱程可達2~3周,以後多數患者發熱緩慢消退鵻。

立氏立克次體斑疹熱與其他斑點熱不同鵻的鵻是鵻在蜱叮咬處不出現潰瘍或焦痂(初瘡)鵻,如果叮咬處發生細菌感染可有化膿性炎症改變或膿皰

80%天90%患者在發熱後3~4天出現皮疹,開始位於手腕和踝部以後擴展到手臂、雙足、胸腹部和頜面部皮疹形態為粉紅色斑疹直徑2~5mm。出疹2~3天後,皮疹出現融和轉變為紅色或紫色。恢復期皮疹逐漸消退,在手掌足底踝周和腋窩的皺褶處皮疹變為瘀點形成立氏立克次體斑疹熱皮疹的特徵性分布皮疹消退後可有短暫的色素沉著和糠皮樣脫皮。

沒有得到有效治療m的患者立氏立克次體可使血管內皮鵻的損害加重,出現血栓形成和局部缺血性壞疽在鼻尖耳垂陰囊部和指趾處的皮膚容易發生。如果大動脈血栓形成鵻,可發生肢體壞死偏癱重型患者常因心肌炎肺水腫而死亡。

併發症:立氏立克次體斑疹熱的併發症有休克、心臟和腎衰竭等,一些患者病情恢復後可有耳聾視力下降肢體癱瘓和反覆發作的大皰性紅斑等後遺症

診斷:2周內到過蜱媒存在的小城鎮或農村鵻與攜帶硬蜱的動物有接觸史或有被硬蜱叮咬史均是流行病學有用的參考資料。患者急性發熱劇烈頭痛畏光、眼球後痛以及手腕和踝部有粉紅色皮疹應高度懷疑本病。外-斐反應和免疫學陽性結果有利於臨床診斷。皮膚皮疹活檢特異性免疫熒光抗體陽性和動物病原體分離陽性有確診意義。

鑒別診斷:本病的主要鑒別診斷為麻疹,可藉助麻疹口腔黏膜科氏斑的特徵進行鑒別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的患者應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型相鑒別鵻可藉助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型的瘀點和瘀斑出現早鵻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進行鑒別。  

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發現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等病原引起,癥狀、肺部體征、驗血結果沒有典型肺炎感染那麼明顯,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無效。

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的最新研究表明,香港等地爆發的非典型肺炎是由一種冠狀科病毒引起的。由於已經肯定病原體,所以可以稱之為冠狀病毒肺炎。香港研究人員說,冠狀病毒肺炎主要傳播途徑是間接接觸傳播,冠狀科病毒可於體外生存數小時,用手接觸眼、口及鼻,即會受感染。港大已發明出抗體測試及病毒基因測試,而其中基因測試可於數小時內知道是否染上非典型肺炎,並且可以將冠狀病毒肺炎與其他類型的肺炎區分開來。

非典型肺炎大多數人感染4天後發病,以發燒為首位癥狀,持續39℃以上數日。部分人可伴有頭痛、畏寒、乏力關節痛、全身酸痛、腹瀉。呼吸道癥狀明顯,乾咳、少痰,偶有血絲痰,重則5天後出現呼吸加速、憋氣呼吸困難癥狀,極個別病人出現呼吸衰竭,如診治延誤可引起死亡。

上述癥狀像上呼吸道感染,因此高度疑似非典型肺炎還必須具備4個條件,即有近期到過該病流行區史或密切接觸過病人;驗血白細胞1萬以內,甚至進行性降低;胸片有不同程度的陰影;抗菌藥物治療無明顯效果。

預防措施:

1.保持工作、生活環境通風換氣(特別是高檔裝修和使用中央空調的單位要定時開窗通風),必要時可對室內環境進行消毒(使用15%過氧乙酸熏蒸,7毫升/立方米,每天1至2小時);

2.盡量減少到人群集中的地方活動;

3.縮短探視病人的時間,接觸病人須戴16層棉紗口罩,四小時更換一次。最好隔窗探視;

4.注意個人衛生,經常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

5.注意增減衣物,加強戶外鍛煉,增強體質;

6.一旦發生髮熱、咳嗽等癥狀,及時就醫,早期診斷治療。據廣東經驗,續發的第二代、第三代病人的病原、毒力減弱,病情減輕,因此不要隨意服用預防藥物。食醋熏蒸和服用板藍根不能阻止該病傳播,濫用藥物有害無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葵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